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行业资讯 >

能帮助广告人提升职业尊严感的20件小事

源自:就那点小破事儿 作者:Lonely Planner 发布时间:2018-03-29 14:46

你能做到几条?

来源:就那点小破事儿(微信号:cherliu2015)

作者:Lonely Planner

上周提到了广告人的职业尊严感。这个词就像这个圈子给外人的印象,又大又虚。肯定有人会说,我想要提升职业尊严感,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Gary Oldman,也就是今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得主,闪闪发光的60岁影帝,为了演好丘吉尔每天上妆卸妆就要五小时。拍摄期间早出晚归,别人到片场时,他已经是丘吉尔的样子了。导演3个月没见到他的真面目。即使那么费劲,他从第一天彩排开始就全副武装来到现场,而当天仅仅是读剧本。为了跟丘吉尔最大限度地接近,除了阅读不少关于人物的书籍和影视资料之外,Gary Oldman甚至学着跟丘吉尔一样猛抽雪茄,几乎尼古丁中毒。而丘吉尔特有的略微含糊的讲话方式、鼻音的腔调等细节,也被他融化在自己的表演中。

孙俪每次接片都会按照不同情绪标注剧本,拍摄期间很少回家探视,别人问她为什么这么拼,她的回答非常实诚:演戏是我赖以为生的工作啊,如果这都不认真对待,有一天或许就没有工作来找我了。

所以什么是职业尊严感?且不说是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毕竟,能天生热爱所从事工作的人是极少极幸运的;但至少有对工作足够的尊敬。而如何树立职业尊严感?设立优质工作的标准,并日复一日、一丝不苟地践行下去。概念听上去很大,聚焦到每一天,却都是小事。

我在这里先罗列20件小事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在留言里继续罗列自己认为的重要的小事,并把它们执行到底。过程中不用计较太多值不值得、辛不辛苦,就是一头栽进去“傻干”就好;一年之后再回头看,会有奇迹发生的,相信我。

20件小事的分隔线

1. 在开始作业前,有没有认真试用将要服务的品牌产品?对于不能试用的产品,有没有努力通过其它途径去了解他人的使用感受,模拟使用体验?

2. 试用之后,有没有从目标受众角度出发,问过自己:你对这个产品/品牌感兴趣吗?为什么感兴趣,或者为什么不呢?有没有穷究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或是阻止受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呢?

3. 有没有将创新思维融化在血液里?会不会时时提出质疑:为什么我们不能尝试一点更新鲜的idea?有没有真的在践行颠覆陈规?为什么每次提到digital/social,第一反应就是做一支H5;每次做品牌形象宣传,第一反应就是拍摄一条长片?

4. 有没有时不时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idea?你打动自己了吗?

5. 有没有把对创意、对消费者、对品牌的敏感融化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真的就是下了班、休了假就完全把跟工作有关的一切都扔在脑后?

6. 有没有能力把个人活色生香的生活转变成源源不断的创意素材?为什么表面上日子过得丰富多彩,到了想消费者故事的时候搞来搞去都是老套路,而且说不了人话、酿不出人味?

7. 有没有养成把所见所感、所思所想随手记录下来,并经常翻看的习惯?

8. 愿不愿意安下心来读20份调研资料,并带着最大的好奇去寻找品牌的问题、挑战与机会?

9. 有没有在形成想法、做出结论之前,先认真消化了所有相关资料?有没有仗着自己的一点经验就盲目、武断地下结论?会不会经常提醒自己:你凭什么这么说?!

10. 如果创意一下子想不出让大家满意的点子,身为planner的你会不会继续跟进,找各种不同的方法帮助激发创意?还是brief完了就万事大吉,甩手不管了?

11. 创意在开始发想具体idea之前,有没有花时间好好消化brief?你知不知道手上这个案子想要达成什么目标?

12. 如果你是一次脑暴讨论的主持人,有没有在会议之前好好准备?如何开场?如何解决冷场?时间如何控制?如何带领讨论?要不要准备一些stimulus来激发讨论?这些stimulus是不是只是老三样,有没有更适合这一次讨论主题的、更新鲜有趣的刺激物或是方式方法?

13. 是不是愿意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无论这个声音来自于实习生、刚入行的小朋友,还是老板或客户?比起尊崇title,是不是更尊重好的idea本身?

14. 有没有为了干活更轻松容易,习惯于先拍脑袋确定结论,再搜寻支持的证据,哪怕所谓的证据完全不满足统计学要求,哪怕所有的证据最后指向了另一个更加正确的方向?注意:不是假设结论,是确定结论。

15. 有没有把个人意志、个人荣誉凌驾于品牌成功之上?比如这条片子找这个美女,是故事的必要需求,还是你自己想看美女?拍摄地选择南美,是真的没有更好的选择了,还是你自己想去地球的另一面插红旗?

16. 想不出够格的idea会不会自然形成便秘感?会不会为了寻找那个润肠的idea日思夜想、绞尽脑汁?

17. 写完brief、PPT会不会再三检查,杜绝错别字?

18. 是不是真的认为广告就是忽悠,并且把提升忽悠能力作为职业成长的测绘仪?会不会跟年轻的广告人不断灌输“广告就是忽悠”这种信条?

19. 不论入行多少年,是不是还热衷学习、热衷成长?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身居高位,可以高枕无忧了?

20. 有没有为了取悦客户习惯了说假话?有没有为了取悦老板习惯了两面派?有没有为了取悦下属,习惯了画大饼却忘记了去实现?有没有为了取悦自己,偷懒耍滑,还引以为傲?

是不是觉得以上都是小事,而且看上去费时费力一根筋?所以我知道你干得不开心,哪怕升职了加薪了却越来越不开心。

个人选择,好自为之。

源自:中华广告网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