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面对的,是一个普遍浮躁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自省的时代。文化的信仰,需要有人来唤醒。凤凰网对此一直有着清晰的认知,也正是基于文化传承的使命意识,凤凰网副总裁、总编辑邹明提出了凤凰网将以发展文化为导向,积极布局大文化IP的主张。
碎片化时代主流文化的轻传播
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启了更多接触世界的窗口,我们的时间在不断地碎片化,我们的言论也越来越透明化。在这样的时代,每个人都是总编辑,都是文化的传播点或塑造点,由此诞生了新的文化——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作为互联网的产物,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其中不乏庸俗恶搞的内容,这似乎与凤凰网所坚守的高品质文化、主流文化格格不入。那这是否意味着主流共识就不复存在了呢?邹明给出了解释:“《轻文明》一书,写的就是碎片化。在当下,人们已经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接受了各种信息,包括一些重量级的思想和主流文化。轻文明时代一切都变得很轻,手机越来越小,但是功能越来越全面,连人对思想的接受也是采用‘轻’模式,所以并不是主流文化、高品质文化不存在了,而是必须找到一个全新的模式让人们重新接受这种文化。未来我们面对00后的文化传播,同样要面临碎片化时代,甚至是区块链的时代,我们必须要接受这样一种传播平台、传播模式出现的变化。凤凰网之所以会提出大文化IP的布局,正是希望用凤凰网全新的文化概念来重塑凤凰网在大众人群中的影响力。”
知文化大势守内容品格
为人要有品位,作为一个企业,也应该有高尚的品位。凤凰网一路走来,从未忘记自己的初衷和坚守的品格。在邹明看来,凤凰网如今在文化领域开枝散叶,正是恰逢其时。而对于有所为和有所不为,邹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我们坚决不做过分低俗的内容。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所谓的‘三俗’文化乘互联网的发展势头大行其道,甚至变成主流公共话语空间里很重要的一部分。从商业化的角度来看,这些低俗化内容拉在大众文化底线的同时,也确实开辟出一条高收益的捷径。但是凤凰网作为全球华人极有影响力的媒体,内容的高品质是必须要遵守的原则。所以凤凰网有一些流量不那么高,但是有文化传承价值的栏目,基于我们对媒体责任的考量,仍然保留了下来。
第二,作为一个商业公司,不做这些钱从哪来?令我最为触动的是,这几年整个中国的营销环境出现了重大变化,特别是我们发现所有的企业都开始重视文化了。在这种大环境下,这两年,我们做品质文化的进程出现了新的突破,除《舍得智慧讲堂》的商业定制项目之外,诸如《未央歌》、《春天读诗》这些纯粹的文化类节目,今年也受到了广告主的青睐。目前全民对文化的需求在逐步提升,高品质、重内涵的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这正是我们做文化内容的大好时代。这样的大势之下,凤凰网打造了一系列的文化类节目,吸引了众多企业主动提出合作赞助——突然间凤凰网的大文化就开花结果了。”
凤凰网在各个门户当中是唯一保留文化中心建制的媒体。“有些东西是我们长期的坚守,这个时代需要有传统文化去唤醒我们共同的记忆。中华文化历千百年而隽永弥新,正是当代人所不可缺失的精神养分。”邹明表示,凤凰网还在筹划几档全新的大文化类节目,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经过几年的沉淀,凤凰网找到了一块让它有底气的基石——大文化。虽然时代不同了,但凤凰网做品质内容的初心一直在,而随着时代变化的,不过是内容的形态和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