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行业资讯 >

360张旻翚:融屏背后,360将商业能力做成了产品

源自:中华广告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07-31 17:27

用户融屏行为习惯对营销的启示很容易被人理解,但真正实践并不简单。张旻翚指出,融屏营销的基础是对用户行为链的理解和覆盖,没有足够的用户产品规模和商业化能力,就不可能通过不同屏幕精准地定义用户的动态需求,从而展开影响用户决策的链条式营销。

  从电脑到智能手机,再到智能电视、可穿戴智能设备和层出不穷的智能硬件,不断迭代丰富的互联网终端让信息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便捷了人们的生活。这些终端,或者说屏幕,已经成为用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用户也已经形成使用不同终端设备满足多样需求的习惯。

  正如360商业化销售副总裁张旻翚在7月26日举行的2018年360KA渠道菁英汇演讲中所说:“今天不是一个移动时代,而是一个融合的时代。用户不只在单一场景下使用单一互联网终端,而是在融合场景下,自由交替使用不同互联网终端来满足多元需求。”用户的“融屏”行为习惯对广告主来说无疑是一个新命题,它对营销有何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360商业化销售副总裁 张旻翚

  融屏时代,从屏幕到行为的全景融合

  想寻求这个命题的答案,需要重新认识用户使用互联网设备的习惯,破除“移动时代”营销对于手机的盲目崇拜。与此同时,还要真正理解用户使用习惯背后的融屏特征。如果我们将目光聚焦于用户的独立需求场景,将会更加清晰地发现我们所说的大屏、小屏或者线下屏,都并非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共同满足用户的需求。以购物为例,根据艾瑞数据,82.7% 的受访用户经常在PC上浏览购物信息,在手机上下单支付。同样,在工作、社交、娱乐等多个场景中,用户的行为习惯也清晰展现出“一景多屏”的特征。

  对于用户的融屏行为,张旻翚说:“屏幕融合的背后,是用户行为的融合,这种行为在PC、移动、IoT和OTT多端同时产生。用户已经养成了融屏的行为习惯,根据不同场景用不同屏幕满足自己的动态需求,享受高度沉浸和互动的体验。一方面,对于广告主来说,用户的注意力被不同屏幕切割,单一的屏幕是无法真正影响用户的;另一方面,营销平台需要从行为链的高度理解用户,用融屏的理念去占领用户心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广告主真正有效地传递信息,从而达成营销目标。

  融屏营销,从效果到价值的全景赋能

  用户融屏行为习惯对营销的启示很容易被人理解,但真正实践并不简单。张旻翚指出,融屏营销的基础是对用户行为链的理解和覆盖,没有足够的用户产品规模和商业化能力,就不可能通过不同屏幕精准地定义用户的动态需求,从而展开影响用户决策的链条式营销。

  360恰恰是一个实践融屏营销的最佳平台。360深耕用户产品十余年,大安全生态链以智能安全为核心7*24小时全面覆盖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PC、移动、IoT三大入口构建立体的用户行为链大数据,能够深入理解用户行为,对标签进行精细划分;作为稳定的PC第一平台及持续增长的移动阵地,360产品有效覆盖了中国最具商业价值的主流消费人群。对于360的融屏营销能力,张旻翚说:“优质的用户基础、丰富的数据积累、全面的产品覆盖和打破边界的资源整合能力让360成为互联网领域中融屏营销的最佳阵地。”

  在此基础上,张旻翚进一步分享了360的融屏营销的四个层次。最基础的就是精准触达不同屏幕前的用户,完成高效转化的效果营销;然后是通过融屏产品为品牌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品牌实现品效合一的品牌曝光;之上是基于360安全生态链的跨界合作,360独有的整合营销;最顶层是基于360品牌与用户的价值认可,帮助合作伙伴打造安心品牌联想的用户融合。

  着眼于广告主对用户注意力愈发迫切的诉求,以融屏理论为先导,360进行了资源的整合升级,产出了“回眸”、“品直PLUS”等一系列打破屏幕边界、多角度渗透到用户行为链中的爆款产品,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联想ThinkPad L营销为例,借助大安全生态链产品对于换机人群的精准定位和行为理解,通过融屏资源针对开机、浏览、移动等多场景持续在不同屏幕中与用户进行交互、渗透,达成了远超预期的骄人战绩。

  对融屏的未来,张旻翚充满信心:“融屏营销是我们在深入理解用户行为的基础上提出的,现在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将融合更多屏幕,不仅有360自己的屏幕,还有更多合作伙伴的屏幕。融合的最高目标是用户的融合,我们也希望360安全、安心的价值观能够真正成为广告主、合作伙伴获得更好商业价值的有效助力。”

源自:中华广告网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