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细软:手机APP如何能不吃知识产权的亏?

源自:中细软 作者:中细软 发布时间:2017-03-27 15:07
分享到: 

手机APP应该注册哪些类别的商标?在著作权、专利等知识产权方面,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对此,中细软也向各大APP厂商提出了一点建议。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智能手机的快速崛起,传统的通过浏览器访问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高的浏览需求,手机APP便应运而生。同时,传统行业、互联网企业等各种企业也纷纷推出自己的APP以应对移动冲击,APP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但异常火爆的成长势态与巨大的消费市场,也为APP们带来了层层杀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通过抢注商标、山寨软件等方式企图在“APP淘金热”中分一杯羹,陌陌、西柚、滴滴打车、微信等知名APP都曾“中招”深陷商标纠纷,被索天价赔偿之外,还一度陷入被迫改名、被山寨的危机。



不过,纵观这些被坑的苦主们,中细软小知想说,no zuo no die,这些APP之所以被钻了空子,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些APP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到位,商标近似查询不准确、商标类别保护不全、商标注册不及时等漏洞比比皆是,更有甚者,从始至终就没有想过注册商标、保护知识产权的事儿!正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漠视,最终让这些APP尝到了苦果。

那么,手机APP应该注册哪些类别的商标?在著作权、专利等知识产权方面,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对此,中细软也向各大APP厂商提出了一点建议:

1、及时为APP申请商标

吃够了商标的亏,“产品未动,商标先行”几乎成了各大行业的共识,APP开发商们也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我国商标注册实行“申请在先原则”,通俗来讲,就是先到先得,一份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申请,谁先提出的商标注册申请谁将得到商标专用权。如果APP没有及时注册商标,商标一旦被他人抢注,APP就会陷入被动地位,要么花钱免灾,用大量金钱赎回商标,要么像滴滴打车、西柚等APP一样被迫改名,无论哪一种,APP厂商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中细软认为,及时申请商标是APP以及所有公司开发、推广新产品的首要一步。

一般来说,APP由LOGO与名称两部分组成,任一部分的抄袭都会导致使用者混淆,因此为了防止他人山寨APP,APP的LOGO部分与名称部分都要申请商标注册,全面的保护商标,才能从根本上扼杀他人的“傍名牌”念头。

2、选对商标类别

App实际是要下载、运行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软件,因此,与计算机软硬件相关的第9类、第42类、第35类、第38类都是APP要注册的核心类别。

核心类别:9、35、38、42

第9类: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等,其中“0901电子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中的很多小项都涉及到计算机、软件、下载等内容,如计算机程序(可下载软件)、可下载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已录制的计算机操作程序等等,是APP的“重点关注对象”。

第42类:包括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等。其中“4220计算机编程及相关服务”是与互联网行业密不可分的类别,包括计算机软件更新、计算机软件维护、电子数据存储等等都属于这个类别,APP也一定要注册这个类别的商标。

第35类:计算机网络上的在线广告、为零售目的在通讯媒体上展示商品、通过网站提供商业信息、替他人推销等;

第38类:计算机辅助信息与图象传送、提供与全球计算机网络的电讯联接服务、提供互联网聊天室、数字文件传送、提供在线论坛等等;

重要类别:36、41、45

第36类:包括网上银行、通过网站提供金融信息等,第36类无疑是涉及到金融服务的APP的标配,如支付宝APP,以及目前提供了金融、支付服务的微信,都要注册第36类。

第41类:包括提供在线音乐、提供在线录像、提供在线电子出版物、在计算机网络上提供在线游戏等,唱吧、优酷、酷狗音乐等娱乐类APP,以及涉及到以上服务的APP也需要着重注意第41类。

第45类:在线社交网络服务小项是重点,除了社交类APP,很多其他类别APP实际上也提供在线社交服务,因此这个类别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类别。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些类别是所有APP都要着重注意的,除此之外,APP还要根据不同的类型来选择具体类别和拓展类别。如滴滴打车本质上是为出租车行业服务的,因此在注册商标时还需要注册与出租车、运输相关的第39类商标,考虑到滴滴打车将来有可能出版地图册、城市旅游交通攻略之类的出版物,滴滴打车还可注册第16类地图册、地图、书籍、期刊、杂志等;

再如,健身类APP还应注册第41类中的教育、私人健身教练服务、健身指导课程等,拓展类别为第28类运动器材;旅游类APP需要注册第43类餐厅、饭店、旅馆预订,第39类旅行安排等等;房产信息APP,则应注册第36类不动产出租、不动产代理、不动产中介、不动产评估、不动产管理、金融服务等等。

总的来说,选择商标类别是个技术活儿,企业若不想进行全类别注册,那么,只有准确、专业、全面地选择商标类别,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APP的合法权益不受他人侵害。

3、登记著作权

著作权从作品完成的时候即自动产生,因此有人认为APP登记著作权的意义不大,但是,一旦发生APP被盗版或其他著作权被侵犯的情况,登记过软件著作权的APP则很容易确定著作权归属,著作权实际上起到了类似公证的效力。而且,目前一些省市在税收等方面推出了软件著作权优惠政策,登记著作权的APP还可作为税收减免的重要依据。

另外,中细软认为,不仅APP本身要登记软件著作权,APP的LOGO也要进行著作权登记。一方面,商标注册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在商标注册成功之前,著作权将有效保护APP的LOGO不受他人侵犯,起到间接保护商标的作用;另一方面,登记著作权之后,作者依法享有对该LOGO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等等,未经权利人许可,他人不可随意使用这个LOGO,也就是说,即使在APP没有注册的商标类别,他人也不能使用与这枚LOGO相同或近似的标识注册商标,可以有效防范不法商家“傍名牌”“山寨”等行为。

总的来说,APP登记著作权不是为了“攻”,而是为了“守”,在面临他人侵权行为时可以帮助APP快速举证,降低沟通成本,快速维护权益,把损失降到最低。

4、必要时申请专利保护

对于一款APP来说,最核心的就是APP的巧妙构思、思想,但是,著作权与商标权并不能直接保护这一点,商标权实际上保护的是文字、图形这类可视化的东西,而著作权对APP的构思保护力度也比较有限,举例来说,如果他人经仔细研究,理解了APP的设计思路,并按照该思路采用不同的编程语言重新编写APP软件,那么,在著作权上则不能认定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而专利权保护的主要就是“构想”,一般来说,APP软件的构思若具备了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并可以以技术方案的形式表达,一定的技术处理方法在里面,则可申请发明专利。获得专利授权以后,他人若采用该构思重新编写软件,就会构成侵权,要承担一定的侵权责任。在这一方面来说,申请专利权将有效保护APP的核心部分,同时,也保护了APP的核心竞争力。

手机APP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为用户谋福利的同时,中细软也不得不提醒各大APP厂商,当APP知名度提升的时候,各种盗版、山寨APP也就顺势而生,这不仅会阻碍正版APP的发展,抢走属于正版的市场,还会严重影响到正版APP的口碑与品牌形象,更有甚者,还会倒打一耙向正版APP索要天价赔偿,滴滴打车、微信等知名APP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希望APP厂商们充分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的危害,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咨询专业知识产权机构,在面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时谨慎小心,360度保护APP的商标、专利、版权,做到早申请、早保护、早维权,最大限度地减少APP保护漏洞。

源自:中华广告网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