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中国刚进入WTO的知识产权狼狈景象,转眼短短十多年光景,我国的专利申请量已经连续世界居首。面对移动互联时代的新经济形态,越来越多的专利壁垒已经难阻开放、共享、共赢的步伐,企业专利战略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此种情形下,催生了促进专利转化的行业联盟和平台的诞生,一些知识产权行业的代表也恰恰能够在此时为企业提供优质的知识产权服务,扫除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盲区,例如中细软知识产权和新兴的一些行业机构,在互联网+知识产权的新业态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防御变为进攻 中细软如何让专利运营成为企业增长点
让人眼花缭乱的苹果与三星大战中,你知道他们争夺的到底是什么吗?除了双方的专利权外,这也是一种新的企业获得利益的方式。正如朗科发明的优盘如今已经沦为礼品,但是其依旧可以运用专利赚钱,有报道显示:2016年朗科的净利润超过4000万人民币。
传统经济形势下,专利主要起到防御的作用,并依靠专利形成行业垄断,进而打败对手。而移动互联时代的诞生则让创新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企业必须调整创新战略模式,才能跟得上时代脚步。而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时代,则能够很快成就一个微小企业的创新。
以中细软为例,其旗下拥有多个电子商务平台,尤其以中华商标超市网及细软网为主,在这些平台中,不仅能够提供交易、注册等优质服务,而且能够帮助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等一站式服务。
再者中细软建议,企业可以利用专利开源、专利质押、专利许可等新业态下的专利运营手段提升企业的增长点。上文提到的朗科公司就是专利运营的行家,它的主要手段是传统意义上的收取专利费;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把专利通过半合成的方式注入其他公司的产品中;制造成品进行销售。
企业专利布局“一面墙”变成生态系统“万花筒”
移动互联下的知识产权变化还不止于此。“跨界”这个词目前很火,大家都知道对于艺人来说“跨界”相对容易,因为经济公司本身就有相关技能的培养,尤其是韩国的娱乐公司,对于艺人的全面培养则更加全面系统化。但是对于企业的“跨界”似乎是听上去很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则需要更加谨慎。只有发展到阿里那个体量的公司,想必产业与产业之间才能量力“跨越”。很多昨日毫无交集的单一产业公司,忽然之间开始了多产业的布局,原本清晰的产业边界也愈发模糊。而原来传统的企业专业布局如果用“一面墙”来形容,那么移动互联时代的专利密集及交叉程度就类似于生态系统的“万花筒”模式了。
而这种情形下,专利风险监控将变得更加艰难,专利布局的不确定性也让人不知所措。所以单纯的行业竞争可能会改变形态,演变成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并且跨界合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运营商、服务商、软件商等企业要将自身的企业加速向产业上下游延伸。跨国公司将通过并购、业务合作等形式,打造出一个既包含入口,有涵盖平台,并拥有大规模用户群的各种服务一体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圈。
而黄金IP的所有者将具有先天的优势,拥有一个好的IP,可以承载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比如,《花千骨》是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而《花千骨》游戏又同时兴起。此类形式已然不是什么秘密,很多IP都是如此运作。当然,对于版权开发做得最好的,还是迪士尼公司,从迪士尼的经验来看,打造IP和开发版权同等重要。
大数据时代考验政府监管 行业联盟呼之欲出
大数据时代电商知道你想要买什么,甚至曾经浏览过的页面或信息或在任何地方再现。大数据时代下的专利运营存在的风险大大高于传统时代,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迅猛,加之我国知识产权相关制度并不完善,在知识产权行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涉及专利、著作权、不正当竞争的案件日益增多,对整个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带来了特殊挑战。如何创新政府政务管理也成为即将解决的一大难题。
然而,政府的优势就是资源丰富,大数据问题自然也能够利用大数据的优势解决。
除了政府方面的重视外,每个行业也都存在着恶性竞争的挑战,整顿行业秩序迫在眉睫,所以,各个行业联盟和专业平台也呼之欲出。
例如,曾在2015年成立的首个互联网体育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就有望整顿互联网体育赛事的转播秩序,减少因体育赛事转播著作权侵权的事件。
不懂知识产权别当CEO?
那些想要创业或者刚刚起步的公司要注意了,没有知识产权意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别说是企业老板应该具备知识产权知识,就连普通员工也应该懂得,很多大的企业都设立了知识产权部门。在未来不懂专利、版权、商标的企业老板很可能面临新经济形态的袭击而粉身碎骨。不过,与中细软相熟的知己们在这方面都做得特别好,值得点赞!
想要适应新经济形态下的发展趋势,又不精通知识产权的企业,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利用互联网+的红利找专业知识产权公司托管。例如,抽不出时间和精力进行商标管理,可以委托知识产权公司轻松解决;如果对专利运营、专利布局不明晰,可以找专业公司进行知识产权全面布局。